天地中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我行我素

印度:绝望与惊喜交替出现的天堂与地狱ZT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21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阿姆利则:印巴勇士的较量 (下)
  
  
  “我还没准备好。”老人把他的弯刀移到显眼的位置,伸手捋了捋胡子,又把长茅摆正,然后点点头,对魂飞魄散的我说:“请吧!”。我手拿着相机愣着,而站我边上的锡克人拉里(音)哈哈大笑。他说:“锡克就是君王!君王不惧怕任何人,但我们惧怕形象受损。”我问拉里:“君王?无论是巴基斯坦或者印度的锡克人都是君王?!两个君王相遇,怎么办?”拉里笑着说:“你跟我走,离这里18公里的瓦赫加边境口岸,你就会看到两个君王相遇的壮观景象!”
  
  在前往瓦赫加的路上,无数的军车、人流以及车流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行驶,人们如同朝圣一般肃穆,但脸上依然洋溢着自豪与兴奋。道路的两边,就是众多的圣庙与军事设施。 “印度指责袭击孟买的武装分子跟巴基斯坦有关后,他们正计划将10万部队调往这里。但是,印度不是好欺负的――我们的军队比他们强大。”拉里指着一群群的人流自豪的说,“你看,这些群众都是自发到边境关口参加国门关闭仪式的,他们为印度勇士呐喊助威。”
  
  瓦赫加边境口岸是印巴陆路的一个主要往来通道。它位于印度阿姆利则市西面18公里、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东面17公里处。这里每天早晚,双方的仪仗队在同一时间进行内容相同的国门关闭仪式。两国边界处有一个大铁门,铁门两侧有两国各自的看台,而看台上则坐满各自为祖国仪仗队队呐喊的人群。从群情激昂、此起彼伏、声如雷鸣的“印度万岁!”“巴基斯坦万岁!”的呐喊声中就可以判断,印度这边的人数占绝对优势。拉里说:“这个仪式自从有巴基斯坦国后,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与他们的勇士较量。”
  
  仪仗队的军服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,特别夺目的是双方的头饰,都有点像好斗的公鸡。仪式时间一到,双方号手同时吹号。两国各出一个仪仗兵,同时从各自的出发点踏着高抬腿的、显得非常夸张的步伐大步走向对方的国门,气势汹汹。眼看双方就要相撞,却都突然地在地上的边界线处来个“急刹车”。双方后面的仪仗兵继续跟上,同样是耀武扬威,重重地跺脚步操,愤怒地向对方冲去,直到双方各5名仪仗兵都象火车急刹车般站到边界线边为止。接着双方的军士长都向对方一声高吭的长吼,以示敌前叫阵,连双方互相敬礼、握手的友好仪式都变得充满火药味。仪仗队各自降下自己的国旗,动作有力而威武,鼻子相抵时怒视对方,双手叉腰时各不相让,双方都要在气势上将对方压下去,战争看似一触即发。但他们都并不越过国界,仅仅向对方示威、泄愤而已。
  
  我问拉里:“印巴双方的勇士都是锡克人吗?”这句话好像触动了拉里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,他的脸色从亢奋马上变得沮丧,然后低声说:“是的,我们同出一辙,都是阿育王勇士的后代。但是,我不明白,60年多年来我们为什么一直绷紧着神经较量。我希望现实中的印巴关系,仅仅象这个国门关闭仪式的表演就好了,不要再点狼烟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23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01.jpg 02.jpg 03.jpg 04.jpg 05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4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乌代普尔:从平民走向贵族
  
  到目前为止,我从来没有亲手做过任何一样中国餐具,在印度北部的拉吉斯坦邦除外。从远离乌代普尔市区的山里部落集会BRIJ MELA(也叫Beneshwar Fair),来到乌代普尔的时候,已经是下午两点。我跟着一个老头回他家住,老头告诉我,他叫辛达尔(SINDHAL),他家有两个空房子,我可以住其中一个。“中国人,你一定喜欢我家!因为我家离湖只有4米,在屋顶天台可以看到湖心中间的乌代普尔皇宫酒店。”老辛达尔晃着满脸白胡子的脑袋,非常自信的说。
  
  背着沉重的70升背囊以及那堆摄影器材,一路弯弯曲曲、高高低低的走在乌代普尔老城狭小的街道,沙漠太阳象火一样烤着我在印度一个月已经变成古铜色的皮肤。在快绝望的时候,老辛达尔指着5米外的一座白房子说:“我家到了。”放下行李后,我走上天台,叫老辛达尔的老伴帮我煮了一壶马莎拉茶,在得到辛达尔的允许后,我脱了衣服往身上抹上太阳油,就开始在望着湖心王宫酒店的天台上喝着马莎拉茶,晒着拉吉斯坦帮明媚的太阳……突然,我想起了在普实卡PUSHIKA的时候,一个英格兰邻居考拉CORAL姑娘在分手的时候,留给我的一个电话号码,说皮耶PIER在乌代普尔的“山梁”MOUNTAIN RIDGE上可以安排我进行“部落徒步”。我拿出手机,开始拨通了皮耶的电话。
  
  “嘿!我要找皮耶,我是一名游客,来自中国。”我对着几个接电话的男人说了无数次同样的话,10分钟鸡同鸭讲般的对话后,电话的那边终于传来了我能听的懂的声音:“嘿!皮耶正在说话。请问你是谁?”我一阵狂喜,没想到皮耶的英语说的那么流利,并且不带印度口音!我开始激动的说:“皮耶你好!我终于找到你了……”至少20分钟的解释,当皮耶知道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游客后,高兴的说:“欢迎你来我家!我从来没交过中国朋友。”然后告诉我怎么去他家:他给了我一个“雷稍”(三轮车)车夫的电话,说:“坎奴叔叔(KANNU UNCLE)能把你带来我家,一小时后我在山梁等你。”
  
  坎奴叔叔是个典型的印度雷稍车夫,能听能说英语。我告诉他我在那里住后,坎奴叔叔马上就到辛达尔家来接我。坎奴叔叔说:“山梁离这里很远,至少要半小时,有8公里远呢!”坎奴叔叔的雷稍带着我离开了乌代普尔的老城,一路上,下午的太阳照着拉吉斯坦的沙漠田园,风光无限。当我顺着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到一座山顶城堡的时候,坎奴叔叔说:“山梁到了。”并开始对着城堡铁门叫:“皮耶在吗?你的中国客人来了!”
  
  一个皮肤黝黑的印度小伙子从城堡里走出来开门,我以为是皮耶。结果小伙子对我说:“我是皮耶的管家(Seneschal)。”我楞了一下,皮耶还有管家?!难道这山顶座城堡是皮耶的家?!!!
  
  在厨师的带领下,穿过花园,我走进了城堡的第一层:高高的天花下面,是高高的墙壁,沙漠式的内部装修,好多油画挂在墙上。壁炉边上的那一排书架,令人想起某个英国古堡。一个穿着白色的拉吉斯坦本地服装的、光脑袋的欧洲白人样子的中年男人,从旋转楼梯上走了下来,热情的握住了我的手说:“欢迎你!中国的来客!”我楞着,皮耶在我的想象中,不应该是白人啊!应该是那种肤色的人我不知道,但肯定不是白人!我估计我楞了好久,因为皮耶说:“你为什么那么惊讶?!到客厅坐!需要咖啡?还是马莎拉茶(印度最受欢迎的一种奶茶)?”乱!这思维太混乱了――我脑袋已经不听使唤,习惯性的应了一句:“COFFEE PLEASE(请来一杯咖啡).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5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01.jpg 02.jpg 03.jpg 04.jpg 05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6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乌代普尔:与古堡贵族讨论中国四大名著
  
  在皮耶城堡的客厅,我一直整理我混乱的思维:英国女孩考拉不是说皮耶是旅行代理吗?怎么变成了城堡的贵族?皮耶不是印度人吗?!怎么是白种人?!难道我遭遇了印度传说中的婆罗门贵族?!无数的问号在我脑袋里乱飞……“咖啡的味道还好吧?”皮耶打破了沉默。我赶紧说:“非常好!有点类似大卫独夫57号意大利特浓(DAVIDOFF ESPRESSO 57)的口味。”这下轮到皮耶惊讶了,他瞪大了眼睛好一会,然后问:“吴,你怎么知道这是大卫独夫57号咖啡?!中国人不是喝茶的吗?”我赶紧解释:“我是中国人,但我不会喝中国茶,因为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咖啡公司,我必须习惯喝咖啡,我几乎喝过世界上所有种类的咖啡,所以我大概知道各种咖啡的口感。”
  
  这一个共同的爱好,令皮耶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有了好感。他马上叫他的管家把咖啡转移到2楼,在面对夕阳的一个阳台上,我们开始深入交谈。皮耶问我在中国从事什么工作,我老实交待:我是一个人文旅行摄影师,同时为出版社写书,为杂志出专题。我来印度旅行的目的,就是要尽可能零距离接触印度人的生活。令我意外的是,皮耶说,他也是个作家,并且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兴趣,他的藏书中就三分之一是关于中国的书。“3 KINGDOMS(三个王国)是我最喜欢的书,中国人写的。”皮耶说了三次这句话,我还是想不起来《三个王国》是谁写的。皮耶把我领到他的书房,指着一排英文书给我看,我才突然想起来:皮耶说的《三个王国》不就是《三国演义》吗?!皮耶又说:“其实我最喜欢的书,就是中国的《神的起源》(CREATION OF THE GODS)。因为这本书描写的内容跟印度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相同之处。”我脑袋又开始狂转:《神的起源》是中国的什么书?中国关于神的、与印度相关的书不就THE JOURNEY TO INDIA(《西游记》)?还有那一本古书啊?!……苦思苦想了好一会,我突然一拍大腿,蹦出了半句中国话:“CREATION OF THE GODS(神的起源)就是《封神演义》!”于是,我们开始海阔天空的侃,从印度侃到中国,从盛世唐朝的“中国圣人”玄奘谈到他西天取经的“天竺国”印度,从中国古代侃到现代,从中国的神仙侃到中国的食物……
  
  皮耶的管家唯唯诺诺的打断了我们的话题,说:“两个荷兰人今晚要住在城堡,已经在楼下等您了。”皮耶对我说:“失陪一下,我下楼带他们上来,我要介绍一位特别的客人给他们认识。”我大吃一惊:那个特别的客人是谁?不会又是某个婆罗门贵族吧?我安静的等待,显得有些不安和激动。我从摄影包里拿出了照相机,准备拍下这个特别的山梁城堡的这位特别的客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7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01.jpg 02.jpg 03.jpg    04.jpg 05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元宵节在印度:教印度人做第一双中国筷子2-1
  
  一对白人夫妻上来了。皮耶向我介绍,男的叫阿挂拉Aquila,女的叫沙司基亚 Saskia。他们微笑着看着我。阿挂拉穿着一身丛林狩猎装,握手的时候,特别的盯了一下我的胸部,我觉得有些奇怪,以为我衣服的胸部有什么毛病。阿挂拉笑着说:“咱们穿了同一牌子同一款衣服。”我恍然大悟,原来阿挂拉在看我衣服胸前的品牌……我问皮耶:“还有一位特别的客人呢?”皮耶笑着说:“今晚我的特别客人,就是一位中国人,一位来自中国的CANTONESE(广东人)!……”
  
  乱!这思维太混乱了――我脑袋又不听使唤了……皮耶后来跟这一对荷兰夫妇说了什么,我一概听不进去,我在想:我一不速之客,不就一位普通的外国游客嘛,怎么就成了皮耶城堡的特别客人了?!……我庆贺我下午是洗了澡出来的,否则,那么热的天气,在山地部落集会三天没洗澡,我身上会是什么味道?我也庆贺没穿成流浪汉那吊儿郎当的样子――其实我也没法穿那些衣服,因为那些吉普赛风格的衣服全部是脏的,还没来得及送去洗衣店,干净的只剩下这一套丛林狩猎装,我就穿上了,而且,我也没穿印度式的夹指拖鞋,而是穿了一双登山鞋。上帝保佑,否则还真丢人……
  
  皮耶他们三个的英语太流利了,语速很快。对于我这个只会说“你叫什么名字”英语的半桶水来说,有点插不上话。突然,阿挂拉对我说:“我很喜欢中国菜,尤其广东DIM SUM。”我楞了一下,脑袋开始快速转动:DIM SUM是什么?我一广东人,怎么就不知道广东菜有一样叫DIM SUM?皮耶看我没反应,接着解释:“一种广东食品,喝茶的时候吃的。”我恍然大悟!DIM SUM原来是点心!英文的点心是直接用广东话发音的!于是赶紧说:“是的,广东的茶馆很出名,点心是最好吃的。”沙司基亚突然插话:“嘿,吴,你可以做中国菜给我们吃?”我笑着说:“只要皮耶肯借厨房给我用,有中国锅,而且你们都相信我的厨艺,我非常乐意做一次中餐厨师。”皮耶两眼一亮,兴高采烈的就叫他的厨师上来,然后对我说:“我有中国WOK,我叫我的厨师带你视察我的厨房,你有什么要求,尽管跟我的厨师说。”我跟着厨师下楼去参观厨房,一路在琢磨什么是中国WOK……当厨师从巨大的橱柜里搬出一个小铁锅自豪的展示给我看,我才明白:WOK就是广东话的“锅”!我高兴的不得了――我终于可以吃中国菜了――我已经吃了一个月的印度教斋菜,看见肉都想哭!……..就在我激动的时候,厨师已经摆出了一溜调料,我逐一检查,发现有酱油,味精还是中国进口的,还有中国面条…….
  
  “够了!可以做中餐了!”我无比激动的上楼去跟皮耶他们说。沙司基亚高兴的跳了起来,紧紧的拥抱我。而她先生却在一边微笑。皮耶开始在一张纸上写采购单,每一项都问我是否合适。皮耶问:“买鱼吗?”我回答:“买,最好是活的。”然后大胆的问:“我们当中没有穆斯林?”得到全部确认后,我激动的说:“我希望有猪肉……”皮耶一边把鱼划掉,一边摇头说:“这里是沙漠地带,不可能有活鱼,而且。尽管我们都不是穆斯林,但市场上没有猪肉卖。”……皮耶说,今晚就吃印度菜,明天管家去采购物资,我就由他的一个家丁带我部落徒步,回来后如果我还有力气,晚上由我做大厨……
  
  夕阳已经西下,我们三个国家的人一起进行了一次“联合国式”的印度晚餐。而我白天的部落徒步,遭遇有三个姑娘陪着在山洞里双修的印度教圣人的故事,也就暂时不说,专说那一双印度乌代普尔地区空前绝后的、纯手工制造的、中国原产的筷子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9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01.jpg 02.jpg 03.jpg 04.jpg 05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39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元宵节在印度:教印度人做第一双中国筷子2-2
  管家采购完物资回来已经是下午4点,而我的部落徒步计划早就在3点就结束。我坐在城堡的花园里喝着咖啡,一边想着那中餐晚饭我该怎么做。突然想起,“姜”我不会用英语说,于是发了一个信息给国内的朋友问。朋友大吃一惊回信:“姜GINGER,您老还在印度做中国饭?用咖喱还是香料做?今天是元宵节,你怎么不包汤圆啊?吃中餐怎么着也要用筷子吧?”我赶紧再问筷子用英语这么说。朋友回信:“筷子CHOPSTICKS,看来你是来真的了,我就不忽悠您老了。可怜的印度人民,今晚嘴巴要受苦了……”我懒得跟朋友耍国际短信嘴皮,赶紧问厨师有没有姜和筷子。厨师给了我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:有姜,但不知道什么是CHOPSTICKS(筷子)。我问附近有没有竹子?厨师反问我:你见过沙漠里会长竹子吗?我一下就腌菜了:乌代普尔是沙漠地区啊!……不管了,我先把鸡给弄了。于是我叫厨师帮我把鸡弄干净,开始做鸡汤。
  
  皮耶的两个厨师立刻就变成我的学生,在我边上认真的学,还做笔记。我拿着刀,对着一个整鸡就哗哗割了几块,其中一个厨师惊叹:“吴先生,您真像一个专业厨师。”我心里在偷笑:还好,以前去西藏穿越无人区,只要一看见有餐馆,就冲进厨房自己杀鸡,锻炼了刀法,这下可以忽悠印度人了……于是更加专业:把鸡的骨头和肉分开,骨头熬汤,肉切成鸡柳,炒凤梨。两个学生给我拿来红萝卜和蘑菇,我一股脑扔进了汤锅里……
  
  这时候,带我部落徒步的家丁大汗淋漓的跑进厨房,手里拿着一段干竹子对我说:“吴先生,您要的竹子。”我说谢谢后,从包里掏出一把军刀,拔开那2寸长的锯子,就在花园里咿呀咿呀的锯着竹子。两个厨师一左一右的看着我,不知道我在干什么……我告诉他们,我在做中国餐具,需要锯断竹子。家丁明白了我的意图,给我拿来了一把小锯子,我的工作效率一下提高了好几倍……当我把一根筷子做好的时候,家丁终于明白我的目的了,于是叫我歇着,他来做筷子。我告诉他,要做8根。
  
  两个厨师跟着我回厨房,我一边炒菜,他们一边学,每个步骤都要求我解说。我照着香港电视国际台的MR.YAN教洋人做中国菜的节目,一边做一边说,心理非常舒畅……两小时过去了,我也把菜做好了:蘑菇胡萝卜鸡汤,西红柿炒鸡蛋,上汤菠菜,清炒西兰花,鸡柳炒凤梨(菠萝),一盘汤面。
  
  上餐桌的时候,我又好气有好笑:厨师象上西餐一样摆碟子,把做好的筷子一人一根摆着……我赶紧跟厨师说:每人两根筷子,不要分开摆,两根摆一块…….上菜的时候,他还是按西餐的上法,把菜分给每个人。我只好亲自示范,做传菜员:一股脑儿把五个菜摆桌子上,然后示范筷子的使用方法,把每样东西都先吃一遍……皮耶和荷兰夫妇认真的学着,几分钟后,皮耶终于可以用筷子把一块鸡肉放进了嘴巴了……阿挂拉虽然弄了一身脏,但也终于能把鸡蛋放进了嘴巴。沙司基亚比较麻烦,怎么也夹不起菜,最后问我:“我可以用手抓吗?”我笑着说:“我相信你今天一定能使用筷子,因为,对中国人来说,今天是很重要的节日:中国新年的最后一天――也就是春天的第一个满月(我不知道元宵节英语怎么说,所以罗嗦了一大堆)。”皮耶一听,马上站起来,说:“我得找个中国音乐CD放进音响。”
  
  几分钟后,中国元宵节的印度西部,拉吉斯坦邦的乌代普尔市,山梁上的皮耶城堡里就充满了钢琴王子理查德.克莱德曼演奏的中国音乐《新鸳鸯蝴蝶梦》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4-28 08:54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01.jpg 02.jpg 03.jpg 04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天地中社区 ( 赣ICP备15001126号 )

GMT+8, 2024-6-1 11:59 , Processed in 0.013083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